“痛”并快乐着!
这是一个自带疼痛感和抖M即视感的标题,乍看下来就是“绅士”无疑了!如果童鞋们是这样想的话,满脑子都是象征着自由的男人,那……以后有机会再说,其实今天咱们要说的“痛”,同样是二次元里的一个亚文化现象,也就是御宅族口中的“痛文化”!
近期比较出名的“痛”事件莫过于上个月为了庆祝国产二次元手游《少女前线》韩服上线一周年,亚洲航空X用一种相当“御宅”的方式献上贺礼——人家竟然“痛”了一架客机!
这架空中客车A330-300采用了《少女前线》主题涂装,并在未来一年内执飞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等地,目前已经正式投入到航线中。不论是机身涂装还是机舱内贴心的小布置都充斥着浓郁的游戏风格,而且据说就连空姐们都穿上了COS服,还原成游戏内角色为乘客们服务。
对于路人看众来说,痛飞机的举动可能只是图了个新鲜感,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拍拍照、发发朋友圈就是了,心里或许还有些小羞耻或是“这钱你就用这了”的质疑。不过对阿宅们而言,一张小小贴纸的装饰就能将二次元融入现实,随心所欲任由自己喜好选择,“痛”是一种自由地向心仪角色/作品表达满腔心意的最直白的告白!
源于日本这一ACG大国的痛文化如今已成为构成二次元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听闻“痛”这个字不免想要猜测一番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所谓“痛”,不过是随着电视和网络媒体广为流传的人造复合词,硬要解释的话,大致就是形容不可挽回的惨状或本人非常满意而他人看起来却脱离常规的状态,“不忍直视”“耻度爆表”本就是“痛”字在日语中的部分含义。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有一群胆识和脸皮过人的勇士们能够坦然接受路人异样的眼光,那么也就不会有如今风靡海内外的痛文化了!
当前一般认为痛文化源于上世纪日本经济腾飞时的“痛车”说法。由于经济发达家庭富裕,日本人热衷于购买意大利产的进口车,意大利车在日语中的读音为“Itasya”,其中“Ita”的发音跟“痛”字发音相同,由此最早的“痛车”概念就流传开来。
随后在与各时期新潮的流行文化的交融中,痛车的说法也得到更为“fashion”的解释。比如痛车因为标志性的涂装也被称为“paint car”(涂上颜色的车),同样读音相近被传为“pain car”(疼痛的车) 。又或是日本对于车上涂装/贴图的做法是要征收较高的税款,装饰本身也需要不小的花费,给人种“钱包君很痛”的体验。
种种说法就和一夜流行的ACG亚文化概念一样,到底何为痛文化之“痛”,却始终没有个权威的解释。
看到这可能有不少童鞋已经跃跃欲试,盘算自己工作买车后的远大蓝图,虽然有点早但呆毛哥还是得提醒一下,就算日方可能不会追究咱们有没有版权的问题,但国内法律对于痛车玩家同样有着严苛的限制哟!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机动车登记规定》的法律责任部分第五十六条中也提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二)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影响安全驾驶的;
(五)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未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时限办理变更登记的。
简单来说国内法律并非完全禁止对车辆进行涂装,但一定要预先前往登记,否则可能会被要求强制“恢复原状”,就像这样子……
不过也有不少痛车玩家表示“自从贴成痛车后就会特别注意不超速。因为一旦超速,会毁了喜欢的动画形象。”
既然痛车行为暂时离我们还比较远,那童鞋们还可以选择下面这些性价比更高的痛方式来抒发对角色/作品的情感。像是尚且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的“痛自行车”,涂装面积小了但也依旧超好看!
漫展中人手必备的“痛包”,凭着个人喜好挂满了各种ACG周边装饰,是厨力和财力的最好展现呢!凡事过犹不及,装饰过度的痛包反倒有种杂乱无章的感觉,落了下风。
宅女们也可以选择特权般的“痛美甲”,这一文化在2012年因宇多田光、蜷川实花等知名艺人的宣传而兴起,与传统美甲不同的是指甲上的装饰元素全都与ACG作品相关。
就像“万物皆可娘化”、“万物皆可天妇罗”,痛文化同样是“万物皆可痛”,近年来常逛漫展或淘宝店的童鞋估计没少看到店铺里的各自小物件,比如痛水杯、痛扇子、痛伞……倒不如说已经朝着流水线化的通贩商品发展了,这也是当初那群致力于推广痛文化的勇士宅们所愿意看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