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去世 享年76岁
据BBC等多家英国媒体报道,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获得过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个人经历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
1963年,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
1965年,23岁时他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1973年,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提出了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198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到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在科大水上讲演厅做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余万册。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大量图解,诉说宇宙起源。
2002年,第二次来中国,在北京、杭州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2004年7月,他承认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是错误的。
2006年6月,第三次来中国,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访,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况欠佳。
2012年1月传出因脸部肌肉恶性萎缩,已严重影响其表达能力,并有可能使他无法发出独特的“电脑声”。
2012年,霍金在赵晓凯收藏北京奥运火炬上盖上了两枚金色指纹,并题词“为了人类长期生存,为了世界和平,我们需要销毁所有核武器”
2017年11月,霍金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