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抢“中国版Twitch”之名,有人在做“中国
近期,关于游戏直播论坛内一篇热议的文章激起了广泛的讨论。该文高调宣称,无论在市场规模、企业底蕴还是文化特质方面,“虎牙”都被视为是“Titch”的孪生兄弟,即中国的翻版“Titch”。这一说法立即引发了热议。尽管对标美企是我国科技企业的常见做法,如中国版“google”——百度,中国版“titter”——微博等,但未经深入剖析和对比就草率作出此等表述,自然会引起广泛争议。为此,笔者将从多个角度进行,为大家揭示真正的中国版“Titch”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在市场渗透率时,虎牙显然落后于斗鱼。斗鱼的市场渗透率远高于虎牙,这从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中得到了证实。Titch之所以吸引谷歌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是因为其庞大的用户流量。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斗鱼无疑是游戏直播领域的领头羊,虎牙要想比肩Titch,首先得翻过斗鱼这座大山。
除了市场渗透率,用户规模也是衡量一个直播平台实力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斗鱼直播的用户规模也超过虎牙。腾讯对斗鱼和虎牙的投资也反映了这一点,斗鱼估值约为虎牙的2倍。
在电子竞技和社区文化方面,斗鱼与Titch有着相似之处。斗鱼不仅拥有丰富的游戏直播资源,还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社区氛围的平台。其举办的各类电竞赛事和线下活动,都体现了斗鱼的社区特色。相比之下,虎牙在这些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企业独立性是每个有雄心科技企业应该具备的品质。Titch在与Amazon的合作中保持了相对独立性,这值得所有想要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企业学习。反观虎牙,其在上市前的大部分股权已被腾讯收购,其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
虽然虎牙在游戏直播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市场渗透率、用户规模、电子竞技和社区文化等方面,仍无法与斗鱼相提并论。更何谈成为中国的“Titch”。斗鱼在多方面的发展中展现出了与Titch相似的特质,如丰富的游戏资源、社区文化的建设以及相对独立性等。要说中国版“Titch”,斗鱼或许是一个更为贴切的答案。腾讯近期获得了一项特殊权益,在虎牙直播上市后,有权在特定时间段内,按照公平的市场价格购买额外的股份,从而将其在虎牙的投票权增至50.1%。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腾讯拥有影响虎牙直播未来的决策能力,甚至可以改变其控制权。换言之,虎牙直播的未来发展可能受腾讯决策的影响,可能面临公司主体变更的可能。
与虎牙直播不同,斗鱼直播在经历三轮投资后,腾讯虽投入近8亿美元,却未能获得斗鱼的控股权。斗鱼管理层仍牢牢掌握着公司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这种现象揭示了在企业合作中保持自主性的重要性。科技企业一旦在巨鳄面前丧失自主权,可能会被资本裹挟而偏离原有发展路径,甚至背叛初心。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创始人在企业被收购后仍选择重新出发的原因。
我们期待虎牙直播能够坚守独立性,像斗鱼一样保持自我,不被外部力量所左右。但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现今讨论谁是中国版的“Titch”似乎意义不大。在这个科技全球化、短平化的商业社会里,不同地域的企业间模式相似、业务交叉、发展趋同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不应局限于表面的名分之争,而应专注于做事,以创新和实力为核心竞争力。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企业都应坚持自身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腾讯与虎牙、斗鱼之间的博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企业合作与竞争的独特视角,值得我们持续关注。